|
SWIFT近日宣布推出针对小额跨境汇款的全新产品SWIFT Go,可以允许小型企业和消费者,能够快速、可预测、高度安全、低价的向世界各地进行跨境支付。目前,已经有每年处理总计3300万小额跨境支付交易的七家全球性银行参与产品SWIFT Go的市场应用,分别是BBVA(西班牙对外银行)、Bank of New YorkMellon(纽约梅隆银行)、DNB(荷兰中央银行)、MYBank(中国的网商银行)、Sberbank(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ociétéGénérale(法国兴业银行)、UniCredit(意大利裕信银行)。
据了解,SWIFT Go使金融机构能够为小额交易提供无缝支付体验,这些交易通常由中小企业(SME)发起,向海外供应商付款,以及消费者向国际朋友和家人汇款。通过使用机构之间更严格的服务水平协议和数据的预验证,SWIFT Go使银行能够为其终端客户提供快速且可预测的支付体验,并可以预先了解处理时间和成本。
此外,SWIFT Go服务是建立在SWIFT gpi基础之上,在处理交易的额度、速度、可预测性方面进行了优化。
SWIFT近几年一直在聚焦将跨境支付交易的信息传输向小额、小微方向改进。
2019年9月,SWIFT宣布推出一项新服务SWIFT gpi,将gpi瞬时跨境支付服务与全球各地的境内瞬时支付系统进行整合,提供全球跨境瞬时支付服务。通过银行将gpi整合到境内瞬时支付系统中,现有的跨境和境内支付基础设施可以被利用起来,从而将实施成本降至最低,避免了采用新的跨境基础设施所带来的复杂性。
2020年12月,SWIFT宣布启动全球首个瞬时跨境支付服务(gpi Instant)。通过该服务,消费者和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实现全天候秒级跨境支付。
而SWIFT Go的推出也早有计划。
2020年10月,就有消息称,SWIFT已经上线试点“SWIFT小额跨境汇款”项目,专门针对中小型企业、个人用户的跨境汇款需求提供服务。来自全球的14家银行业机构首批参与该项目,其中包括两家中资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和网商银行。
2021年6月,情况有所改变。中国银行、纽约梅隆银行、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和渣打银行等,六家领先的全球性银行近日宣布对SWIFT新交易管理平台的支持,并表示正积极准备使用新平台衍生的能力来支持新服务,以期在2022年11月份平台上线时能够改善效率、降低成本。这也就是SWIFT Go的雏形。
不过,首批支持服务的7家银行有所改动。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SWIFT Go有5大优势:
速度:银行之间更严格的服务水平提高了速度。单一支付格式增加了直通式处理,而预验证等服务消除了导致延迟的摩擦。
可预测性:预先知道付款的金额、时间、费用和外汇汇率。付款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实时跟踪状态。
易于使用:用户体验简单流线型,数据需求预先知晓。严格的网络验证可以轻松启动和处理SWIFT Go支付。
有竞争力的价格:手续费由金融机构预先商定,以便他们可以向客户提供完全透明的信息;增加的直通式加工进一步降低了加工成本。
安全性:SWIFT网络的强大安全性为付款提供了支持,这让发送方和接收方高枕无忧。
目前,SWIFT的网络连接全球200个国家/地区的11,000多家机构和40亿个账户。
对于SWIFT Go,SWIFT首席产品官斯蒂芬·吉尔德代尔(Stephen Gilderdale)表示:“SWIFT Go是朝着实现我们让任何人、任何地方的人都能在世界各地即时、安全地汇款的愿景又迈出的一步。这项新服务直接响应了小型企业和消费者对快速、简单、可预测、安全且价格具有竞争力的跨境支付的需求。我们的新服务将使银行能够在支付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进行有效竞争,为其客户提供无缝体验。”
网商银行副行长冯亮表示:“SWIFT gpi已成为高价值跨境交易的标杆,我们相信SWIFT Go将同样具有变革性的中小企业支付能力。通过在我们行业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内提供即时、无缝的交易,我们预计SWIFT Go将被广泛采用,并将迅速成为低价值交易的行业标准。”
|
|